外觀專利侵權其實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一些商家沒有及時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商品外觀專利一旦被其他商家搶注,自己再生產、售賣,就很容易被起訴外觀設計專利侵權。那么外觀專利判定侵權情況有哪些?
如何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有專利,這是跨境行業中每家公司都非常困擾的問題。積小特結合自己的經驗,為廣大賣家提供一些建議:
1.用產品關鍵詞去相關專利網上搜索查詢;
2.谷歌識圖搜索辨別;
外觀專利判定侵權情況
① 明確原告是否為專利權人
如果你因為專利侵權收到了小紅旗,亞馬遜會發郵件告知你對方的專利號,你可以通過專利證書等文件對專利權的主體予以確認,以明確原告是否為合格的專利權人。
② 確認專利權是否有效
為了避免出現對方拿無效的專利忽悠你的烏龍,你需要查看原告的專利權是否處在有效期內。如果是,再進行侵權判斷。
③ 判斷與專利產品是否屬于同類產品
審查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于同類產品,應當參照外觀設計分類表,并考慮商品銷售的客觀實際情況,對是否屬于同類產品作出認定。
如果兩個產品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到此就可以結束侵權判定步驟,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如玩具汽車和汽車、塑料花和真花、芭比娃娃和櫥柜展示模特等。
同類產品是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前提,但不排除在特殊情況下,類似產品之間的外觀設計亦可進行侵權判定。例如毛巾和枕巾,用途有交叉,外觀設計可以進行侵權判定。
④ 以消費者的眼光和認知水平為判斷尺度,整體觀察、綜合判斷
普通的消費者會注意到商品的外觀設計在形狀、圖案以及色彩上的區別,但局部微觀的不一致不作相似性對比。也就是說,如果兩樣商品整體的形狀、視覺效果一樣,但是細微處不一樣,消費者會將被比設計與在先設計誤認,則二者的差別對于該產品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就不具有顯著的影響。
例如,上圖中的兩款剃須刀,只有側面和正面按鈕的細節處不同,不足以讓消費者認為是兩款不同的產品,所以會被認為是外觀侵權。
再如,這兩個瓶子,區別在于仰視圖以及瓶身下部的線條設計不同。但這些差異沒有在整體上給二者帶來顯著差別,一般消費者易將二者混同誤認,所以涉案專利全部被宣告無效。
如果遭遇侵權,你可以通過上述方法初步判斷自己有沒有勝訴的把握,同時盡量收集對方的信息,了解清楚對方是惡意釣魚執法,索求高額賠償,還是僅僅為了保護自己產品獨占市場。
經過初步判斷后,如果你對你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可選擇積極應訴,用客觀的語言以及相關的法律條款進行有效地申訴;如果沒有勝訴的希望或對判斷模棱兩可的,則需要尋找專業律師幫忙審查,切勿隨意答復或者不回復對方。若確認存在侵權的可能,賣家應積極和權利人溝通,清庫存,或拿到專利授權,盡量降低損失。
凱粵提示:凱粵是一家有著十年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的專業公司,了解更多海內外商標注冊、海內外專利申請資訊,以及政府補貼項目申報的,可以關注凱粵知識產權網,或者是咨詢凱粵在線客服,我們的咨詢熱線電話為:13712887903,或者是點擊關注下方公眾號,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